+
和袋鼠做朋友是什么样的体验?澳大利亚宣传片有点Q
TOP小助手
2023.07.17
赞 9浏览 1307评论 0收藏 1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吸引游客,你会说些什么?


近日,澳大利亚旅游局发布年度巨献“G'day”动画微电影,用一句“G'day”讲述袋鼠Ruby在澳大利亚的奇妙旅程。

一级小标.png

一声“G’day”,开启惊喜体验


不了解澳大利亚文化的人或许无从知晓“G’day”的含义,但众所周知的是,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和国家象征。


这次,澳大利亚旅游局就将袋鼠Ruby作为“澳大利亚旅游局全球品牌大使”,也是首次将一个虚拟角色作为宣传主角。


别着急,袋鼠Ruby这就告诉你答案。


微信截图_1.png

澳大利亚旅游局“G'day”


画面从澳大利亚著名景点Uluru(乌鲁鲁)开始,这是Ruby心心念念想去的地方,她终于亲眼目睹了这个奇观……吗?


随着画面拉出,我们可以发现,传说中的Uluru只是一幅风景画报。


01.gif


原来,Ruby是澳大利亚绿岛礼品店中的一只玩偶。她有着畅游澳大利亚的梦想,却被困在小小的纸盒子中,无法将自己的旅行梦想付诸行动,就连一旁的笑翠鸟冰箱贴对心怀壮志的小Ruby发出讽刺的声音。


这时,商店中加入了新的伙伴,除了聒噪的鸸鹋,还有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独角兽。独角兽Louie自称可以瞬间移动,这勾起了小袋鼠Ruby的兴趣,邀请他同游澳洲。


02.gif


于是他们借助Louie的“超能力”开启一场奇妙的澳洲旅行:在大堡礁邂逅海洋生物,在悉尼歌剧院,在墨尔本喝七八杯澳白……最后来到Ruby一直向往的Uluru目睹原住民的文化色彩。


03.gif


贯穿全片的“G’day”为“Good day”的缩写,是澳大利亚人打招呼的方式之一。


短片中“G’day”开启了Ruby和Louie的友谊,也开启了他们的澳大利亚之旅。而在这段刺激又意想不到的旅程中,每到一个著名景点,便会响起一声友善的“G’day”。


04.jpg


整部微电影的故事逻辑其实非常简单,由一个小梦想开启的旅途,在两个不同性格的虚拟角色言语碰撞中展开。但“Shazam”“Kazooy”等词汇玩梗也让虚拟角色像是真实地生活在澳大利亚;玩具总动员既视感,和海底总动员式公路片让这部微电影将旅游景区宣传更具趣味性。


Louie隐瞒自己吹牛从而分道扬镳的剧情设置与许多动画电影都有相似之处,单同样相似的还有对友情的讲述:也许初遇时各有不同,但共同经历的旅程会让他们建立起友谊。


正如片尾处Ruby的配音演员Rose Byrne所说:一声“G’day”是每一次惊喜体验的开始,如果我们此刻还不是朋友,没关系,很快就会是了。

一级小标.png

特色表达才能脱颖而出


在“G’day”中,人们跟随Ruby与Louie的脚步踏上澳大利亚之旅,游览地标美景、挖掘新奇玩法、感受澳式热情。


TOP君前不久才在国内看到这部短片,查阅资料却发现,它其实早在2022年底就已经广泛传播于Youtube。许是今年以来中澳关系的“解冻”,中澳两国的贸易往来逐渐频繁起来,也为澳大利亚的旅游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澳大利亚旅游局董事总经理Phillipa Harrison对此有着很大的期望:“Come and Say G'day毫无疑问是澳大利亚式的。在世界各地经历了一段充满挑战的时期后,我们令人振奋的活动将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


澳大利亚旅游局首席营销官Susan Coghill则表示,袋鼠Ruby既是展示澳大利亚热情好客的一种方式,也是与国际受众建立即时联系的方式之一。研究表明,袋鼠是澳大利亚最知名的标志,也是该国的明确代表。


05.gif


著名澳大利亚演员Rose Byrne在担任澳大利亚旅游局全球大使和Ruby之声的新职位时表示:“有机会为Ruby配音是一种荣誉,她是澳大利亚人的代表,热情且充满好奇。”


他们对微电影寄予的期望也并非空穴来风。


常规的旅游目的地广告常常出现对目的地的错误定位,而“G’day”探索了澳大利亚所能提供的巨大旅行体验。Come and Say G'day在整个活动中使用了公认的著名澳大利亚标志,比如袋鼠、乌鲁鲁、悉尼歌剧院和大堡礁,确保了其中的内容毫无疑问会让人立刻想起澳大利亚。这样不仅加强了消费者现有的记忆结构,也在无形中提醒他们,自己已经十分了解和喜爱澳大利亚。


从目的地、体验,到人才、音乐,Ruby将出现在一系列新的活动物料中。其中包括TVC、印刷品文创、社交数字创意元素,尤其以3D大屏广告牌和高影响力的户外广告(OOH)植入为重点。据了解,这场旅游宣传在澳大利亚旅游业的15个主要市场中,大多获得了积极结果。


06.jpg

07.jpg

澳大利亚旅游局在全球多地投放3D大屏


而在中国国内,澳大利亚旅游局也在杭州、成都打造了户外3D大屏。还运用快闪电影院、自拍互动装置和Ruby的巨型雕塑等装置邀请人们互动打卡。


08.jpg

09.jpg

成都户外3D大屏及互动装置

一级小标.png

一句话,一角色

旅游宣传片的出圈打法是?


那么澳大利亚旅游局的这则短片,为什么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案例呢?


之前瑞士旅游局和冰岛旅游局也曾推出旅游宣传片,一个用意外表达旅行的惊喜,以明星效应获得中国社媒上过万播放量;一个用冷幽默将冰岛旅行比作太空旅行,为冰岛景色赋予太空含义。


瑞士旅游局宣传片



冰岛旅游局宣传片


这两则宣传片够有趣,也很有新意,但篇幅过短和聚焦内容的偏差感使其“旅游宣传片”的身份不那么明显。那么为什么澳洲旅游局的电影we让人感觉恰到好处呢?


首先是共识性表达。


我们要思考,一部以国家为单位的旅行宣传片的受众是哪些人?没错,是全球观众,因此也寻找一个大范围人群都可接受的共鸣点。


“打招呼”是旅客每到一个国家/地区首先会接收到的讯息,是全球范围内都会认可的交流方式。而“G’day”作为是澳大利亚人打招呼的方式之一,则在保有全球共识性表达的基础上,兼具了国家特色语言文化。


就像中国人所熟知的“好客山东欢迎您”,也许我们并不会100%了解山东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但一个“好客”足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是吉祥物的符号化。


商店中的笑翠鸟冰箱贴,聒噪的鸸鹋,以及短片的主角袋鼠Ruby,都是澳大利亚独特的文化象征。而独角兽玩偶则象征着全球旅行者,跟随本土澳大利亚人走遍最去特色的旅游景区。


从宣传的长期性来看,符号化的旅游宣传大使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就像国外提到熊猫会想起中国,当代表性动物符号化为国家的标志,它便不会因流行文化更迭而改变,反而似铁钉一般钉在游客脑海。


最后是情感的调动。


故事的主角Ruby并不是一只自由自在的袋鼠,她困在礼品盒中,无法实现在澳大利亚旅游的心愿,如同每一个被迫囿于生活琐事的人。


而澳洲的热情氛围、广袤的自然风光和当地的文化特色,在视觉和听觉冲击中调动着人们的热情。当然,独角兽Louie和Ruby的友情,也是为宣传片增光添彩的亮点之一。

一级小标.png

结语

旅游宣传片,需要在景色上共鸣,在情绪上共情。


澳大利亚旅游局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带领人们感受原住民的文化,领略乌鲁鲁由画报到现实的震撼。以一只虚拟角色体现了澳大利亚的衣食住行,于旅人而言是一部不错的宣传片。


毕竟,谁不想和袋鼠做朋友呢?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1
9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5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