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放量破亿!全家×光明乳业合拍短剧,品牌与渠道的 “双向奔赴” 有多香?
赞 0浏览 295评论 0收藏 0

作者:Yomi Xue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封面图来源:www.cbndata.com   

这年头,好吃的都藏在短剧里?

近日,有网友发现,在全家便利店推出的自制短剧《治愈食光便利店》中,多次出现了光明乳业旗下的多款产品。剧中亮相的芦荟多多、致优娟姗鲜牛奶等,成为不少消费者前往全家打卡体验的人气单品。

在消费者注意力日益分散的当下,品牌如何精准触达目标人群,便利店又如何持续拉动到店消费,正成为零售与品牌方共同面对的课题。

这一次,头部便利店品牌全家与光明乳业,正通过一种“制贩同盟”的合作模式,探索出一条从情绪触达直接通向消费行为的高效转化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可参照的实践样本。

内容如何成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通路?“制贩同盟”这一合作机制,又怎样实现品牌与渠道的互惠共赢?

1. 短剧风口下,内容成了最香的“产品货架”?

短剧,正以其强剧情、快节奏、高代入感的特质,迅速崛起为品牌营销的新阵地。

据《2025短剧营销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26亿,占网民整体的55.8%。短剧已不仅是娱乐内容,更成为连接用户情绪、传递品牌价值的关键场域。

在此背景下,全家主动布局内容生态,自建IP推出便利店行业首部品牌短剧《治愈食光便利店》。该剧第一季便取得了全网播放量破亿的亮眼成绩,印证线下零售场景与温情叙事之间存在情感连接点。

1764295921921009.jpg

图片来源:全家

在与光明乳业的合作中,全家进一步升级内容策略,将产品自然植入剧情。借助贴近生活的场景和情感化的表达,让产品功能与观众的情感需求自然契合。

对光明乳业而言,此次合作不仅是借短剧迈出品牌年轻化的重要一步,更是通过全家全国性的渠道网络与内容影响力,实现从传统商超渠道向便利店场景“向外突围”的关键动作。光明乳业旗下多款鲜奶、酸奶产品,通过剧情中早餐、加班、日常等多元场景的呈现,触达了不同圈层的消费者。

而对全家来说,与光明乳业这类国民级乳品品牌携手,尝试创新营销玩法,有效强化了其在“健康早餐”、“便捷轻食”等细分场景中的竞争力。

此外,光明优倍连续六年全国鲜奶销售额第一、光明鲜奶家族连续九年全国鲜奶销量第一的强大品牌势能,也为夯实全家在消费者心中“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品牌认知提供了助力。

2. 供销关系新解法?全家和光明乳业“组队”打开新思路

“制贩同盟”合作机制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零售中品牌与渠道之间简单的供销关系,转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资源共投、联合开发与协同推广,走向真正的价值共创。

在商品开发层面,全家与光明乳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货架关系,而是基于渠道特性与消费场景,联合定制适配便利店渠道的专属产品,并围绕品类心智打造爆款套餐组合。

例如,全家自有品牌“汲赏”与光明乳业共创的A2β-酪蛋白高钙鲜牛奶,精准瞄准都市健康人群;玉米早餐套餐则通过场景化搭配提升整体吸引力。

1764295934342231.jpg

图片来源:全家

在营销闭环设计上,双方构建了一套“线上精准种草—线下高效拔草—私域持续复购”的可复制打法。在营销资源整合上,双方也展现出高度协同。

全家打通从内容到消费的全链路,线上在短剧播放平台、APP弹窗、品牌官号、社群、直播间等多触点同步释放优惠信息,使用户在观剧中被“种草”后即可领券,并引导至线下门店核销,实现从兴趣到购买的无缝衔接。

1764295940159346.jpg

图:线上多维度领券触点,图片来源:全家

线下,全家调动门店跳卡、店招、户外媒介等全渠道资源,为重点商品展开多触点、强曝光的全域推广,并通过支付宝碰一下领券等互动方式,促进到店核销。

1764295947300749.jpg

图: 线下媒介资源,支付宝碰一下领券可供到店核销

光明乳业则在其社交媒体阵地同步加码发声,通过小红书内容种草、抖音探店直播等形式,与全家形成跨平台联动,共同放大声量。

1764295979135235.jpg

图片来源:小红书

这种品牌与渠道的协同作战,不仅放大了整体营销声量,更在内容共鸣与渠道共振中,推动流量向销量高效转化,形成“1+1>2”的共振效应。

3. 结语

全家便利店中国大陆总经理吴海斌曾指出,数字化是重构消费场景的桥梁,品牌需要创造“来的理由”。成功的营销不应只是“放烟花”,更要能实实在在地“引客到店”。

在渠道普遍倾向于自建品牌的趋势下,全家与光明乳业的合作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思路——双方基于渠道联合定制便利店限定商品,并合作宣推,持续打造多款爆品。此时全家不再只是销售渠道,更成为内容生产者与流量策源地;光明乳业则超越供应商角色,进阶为与渠道共探用户需求、共创产品价值的战略盟友。

在这场以短剧为引线、以“制贩同盟”为合作基底的整合营销中,双方通过深度协作与闭环链路,精准地将线上关注转化为线下客流,这种尝试,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到店理由,也为品牌与渠道之间如何双向奔赴、实现共赢,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路径。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0
为你推荐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11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