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小助手
TOP小助手2012年,在上海繁华的威海路上,85度C门店前总是排着长队,顾客们为购买招牌海岩咖啡和凯撒大帝,甘愿排队半小时以上。这家来自台湾的咖啡品牌,在当时创下了单店日均营业额超3万元的行业纪录。
然而,十多年后的今天,同样的场景已不复存在。
2025年以来,85度C大陆市场销售额锐减超20%;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多地上演闭店潮,累计关闭门店超40家。
据悉这是近五年来,85度C为了止损做出的最大规模运营调整。
这个曾经开出千家门店的行业头部品牌,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市场上节节败退?

危机公关频发
品牌信任崩塌
一场立场风波、数次食品安全事件,85度C危机公关能力与曾经的市场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
85度C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初期,因平价好吃、小资情调被不少一线城市白领看作烘焙白月光。此后每年以100家门店速度扩张,巅峰时期大陆门店数突破600家,成为大陆烘焙市场的头部品牌,营收占比超公司总营收的70%。
2018年,品牌陷入立场风波。
2018年8月,85度C被台湾当局领导人作为洛杉矶街区唯一访问的门店后,引发大量群众不满,随后被央视网点名批评,各外卖平台纷纷下架其产品。
事件发酵近3天后,大陆分公司才发布声明重申“支持‘九二共识’”,错过了最佳公关时机。更糟糕的是,母公司“美食-KY”竟“澄清”此举是“大陆分公司的个别做法”,总公司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在公共场域没有形成统一的声音,也让85度C被批评不真诚而形象受损。
此后很多年里,中国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因85度C的不当言论将其拒之门外。
食品安全危机也让85度C品牌形象雪上加霜。
2013年,泉州85度C门店面包被老鼠啃食的场景被顾客拍下;2016年,福州一位消费者在85度C三明治中发现长约5厘米的活蚯蚓;同年,还有顾客在蛋糕中吃出螺钉。2017年,上海市监管部门发现85度C销售“肉松面包”实际是用廉价的肉粉松冒充肉松,处以15万元罚款;2020年,85度C上海凌云店擅自修改产品生产日期,收到了上海市市场监管局3万元行政处罚。
对比同期陷入类似风波的豪士面包,公关处理方式就更加科学。去年11月底,官方抽检报告点名豪士面包存在食品安全问题,面包霉菌含量超标。

图/知微数据,豪士面包危机事件
媒体事件曝光后的第2天,豪士食品创办人、董事长叶跃辉及其儿子在面包车间现场直播并向公众致歉,抓住了危机公关的黄金时间;并通过直播形式向公众展示生产线,真诚承诺“15天内,我们把面包的制作过程,从面粉投产开始对外直播”;同时邀请权威检测机构介入进行背书。一系列操作后,把品牌公关危机降到了最低。
而85度C在面对公关事件时的做法就让人非常惋惜。原因在于85度C并非没有专门负责公关事务的团队。据公开报道,85度C总部设立了公共事务部门以应对品牌公关事件。只是品牌公关部门缺乏危机公关应对和事后修复能力。
营销策略滞后
流量争夺战下市场份额被蚕食
如果说危机公关的失误是85度C的“皮外伤”,那么营销策略转型的滞后则是85度C的“内伤”。
2018年,85度C到达品牌发展巅峰,进入千店规模。但彼时85度C却没有意识到中国大陆市场营销趋势正在发生几个显著变化:其一,Z世代成为新消费品牌主力军,品牌年轻化是主流趋势;其二,联名营销、场景营销、情绪营销等新兴营销方式兴起;其三,社媒普及,直播电商和私域运营成为新风口。
而同为“中央工厂+标准门店”模式的好利来精准洞察营销趋势,走在行业前列。
首先,为了实现品牌年轻化,好利来通过产品包装、店员颜值、门店空间视觉年轻化吸引了一大批18-30岁的年轻女性。
其次,在新兴营销方式上,好利来通过高频次品牌联名+沉浸式场景体验+社媒近距离沟通实现品牌破圈。

图/网络,好利来联名
联名营销上:2019年以来,好利来相继与喜茶、哈根达斯、芭比在内的40多个品牌或IP进行联名营销,持续创造品牌话题度。
场景营销上:好利来打造沉浸式门店空间,Lab店、Pink店以及1992主题店成为年轻人打卡分享的社交空间和审美体验场所。最近推出“好茶”和宠物烘焙品牌Holiland Pet,巧妙地将品牌融入年轻人的日常喝茶、社交聚会、养宠等新生活场景中。
社媒营销上:好利来借助品牌联名、场景打造及创始人IP营销在社交媒体上创造持续的话题热度、也为品牌带来了销量增长。
反观85度C,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相信最好的营销方式是人与人的交流”,在营销落地上,也仅仅是做了亲子互动。
最后在直播电商等线上渠道布局层面,85度C同样落后于好利来、鲍师傅这些几乎同一时期成立的老字号品牌。
截至目前,85度C抖音平台官方账号粉丝不足1万,场均观看量维持在千人级别;鲍师傅粉丝数量超过50万+;好利来更是通过精心运营的抖音账号,粉丝数量破百万、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百万。
可以说,85度C营销团队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完全“隐身”了。
品牌价值缺失
使85度C失去了长期竞争的最后筹码
85度C最大的战略失误,在于品牌价值建设的系统性缺失。
在品牌定位上,85度C陷入了严重的模糊地带。当其最初"平价奢华"的定位被市场稀释后,品牌未能找到新的核心价值主张。对比同期崛起的泸溪河,其始终坚持"中式糕点传承者"的定位,通过明厨亮灶展示传统制作工艺,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了鲜明的品牌认知。
在情感联结层面,85度C更是明显落后。好利来的品牌转型值得深入研究:其通过打造"粉色主题店"、"联名概念店"等特色门店,成功将品牌年轻化;与LINE FRIENDS、奥特曼等热门IP的联名产品,不仅带来了销量增长,更重要的是在社交媒体上创造了持续的话题热度。数据显示,好利来在小红书平台的相关笔记数量已突破50万篇,而85度C仅有不足5万篇。
更值得关注的是产品创新能力的衰退。回顾85度C过去五年的新品记录,真正能够引发市场热议的产品寥寥无几。反观鲍师傅,虽然产品线相对简单,但其通过持续优化肉松小贝这一核心产品,同时在鳕贝、盘挞等新品上保持创新节奏,始终维持着较高的市场热度。

图/小红书,好利来员工为顾客免费修补蛋糕
缺乏对品牌战略的系统规划,让85度C逐渐被Z世代消费者抛弃了。
结 语
85度C的案例,为整个传统实体行业的数字化时代品牌发展危机敲响了警钟。
数据显示,中国烘焙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在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将突破3500亿元。在这个持续扩容的市场中,85度C的市场份额却逐年下滑,这更加凸显了其问题的严重性。
从组织架构来看,85度C长期以来更注重门店运营和产品研发,而在营销团队建设上的投入明显不足。据业内人士透露,其市场团队规模与同级别品牌相比相差悬殊,数字营销专员的占比更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比成功转型的传统品牌,如李宁,其通过"国潮"定位的精准营销,配合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品牌价值的重塑。李宁在营销团队建设上的投入占总营收的8%,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5%。这个对比凸显了专业营销投入的重要性。
85度C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时代变迁的典型案例。它告诉我们,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产品质量和门店规模只是基础条件,真正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品牌价值、数字化运营和危机管理的综合维度。
对于众多实体企业而言,85度C的教训值得深思:在产能过剩、注意力稀缺的当下,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制定系统的品牌战略,已经不是选择项,而是生存的必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