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将军101”第二部《与晋长安》堂堂来袭,接受观众质检!
近期,《与晋长安》正式上线开播,与前不久热播的《锦月如歌》、即将播出的《一笑随歌》《山河枕》《逐玉》《烽影燃梅香》等作品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女将军101”阵营,成为当前剧集市场“题材扎堆内卷”现象的一个典型缩影。
图/网络,见水印
无独有偶,近一年的剧集市场,同一题材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况屡见不鲜。“女将军”们只是冰山一角。杨紫主演的《国色芳华》、赵露思主演的《珠帘玉幕》与谭松韵的《蜀锦人家》相继打出“大女主经商”牌,试图复制此前同类题材的成功。
现偶赛道更是拥挤,《难哄》《嘘,国王在冬眠》《焕羽》《爱你》等剧集纷纷加入战局。就连“志怪”和“探案”这类相对垂类的题材,也出现了《无忧渡》《子夜归》和《朝雪录》《定风波》多部作品扎堆上线的情况。
这样的剧集供应策略一方面多IP集中上市有利于共同加热同题材热度;另一面对于同一内容平台而言,同题材多IP布局是“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内容投资风险分散。而对不同内容平台而言,可以防止在某一类型的题材风口的竞争中出现战略性缺位。
但带来的挑战也显而易见:一是“同根相煎”,加大了剧集之间的竞争风险;二是对观众特别是广告主来说,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筛选与决策的难度。

同题大战,谁赢谁输?热门赛道案例生死簿
在这场题材撞车的混战中,并非所有作品都能笑到最后。
《锦月如歌》凭借主演流量和制作水准,在云合数据上表现不俗,招商成绩不错。但播出期间,关于周也的表演和女将军形象塑造的争议始终不断,口碑呈现明显分化,但也吸粉无数,基本达到预期。
图/云合数据;豆瓣“萝卜走开”小组
除了少量争议,《与晋长安》也融合了古装、爱情、权谋、奇幻等令观众“上头”的要素,其独特的“血契”设定与男主三重身份的奇幻架构,颇具创新性——女主在战场上救下失忆男子时,意外让自己的血液与其融合,形成一种神秘的“血契”羁绊。男主白天是天真依赖的“忠犬少年”,夜晚则变身“玄衣客”,身披黑衣、战力爆表,默默守护女主。这种“昼弱夜强”的反差设定被观众形容为“像毒液”、“类似柯南与吸血鬼的混合buff”,极具视觉冲击力。该剧是否能“厚积薄发”,还要看接下来的播放情况。
如果说“女将军”是题材原因,导致两极分化严重,那“大女主经商”题材更为被观众接受,播出成果也更一目了然。杨紫、李现领衔主演的《国色芳华》主打卖花尤其是培育牡丹,落地化的经商体验和拉扯感十足的男主互动使得剧集播出效果出色,甚至成为平台年度冠军;而《蜀锦人家》尽管题材类似、制作不弱,播出效果却相对平平,泯然于海量剧集中。
现偶赛道中,《难哄》《嘘,国王在冬眠》等剧则凭借生活化的细腻叙事和强烈的CP感,牢牢抓住了年轻受众,也成为美妆、服饰、数码等消费品牌植入的热门选择,在招商和播放上基本达成双赢。但同期播放的《陷入我们的热恋》《焕羽》等剧集就没那么好的运气,观众被更多分流,剧情稀疏平常,“爆款”望而却步,只能被迫成为“扑剧”。
相对垂直的“探案”和“志怪”赛道,2025年的排播也格外激烈。《朝雪录》由李兰迪和敖瑞鹏领衔主演,叠加了宅斗、医学、探案等不同元素,播放10天热度破万,成为爱奇艺2025年第三部破万剧集,历史最高数据位10213,超越同题材的《唐朝诡事录》《莲花楼》,相当火爆。但接档的《定风波》却从播出就横盘,数据惨成“炮灰”。主打“志怪”的《无忧渡》承接宋祖儿复出的热度,实现了台网双爆,酷云热播期集均破3000万,单日最高播放量6100万,为年度古装剧峰值。紧随其后的《子夜归》却受主演的私生活争议影响,一蹶不振。
同题材“内卷”孰是孰非?是喜是忧?
同类型题材扎堆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对市场供应有利有弊。
一方面,相近题材频繁“撞车”极易点燃同一题材的热度,但也引起观众审美疲劳。很多时候,观众不是不喜欢某一题材,而是短时间内被同质化内容“喂得太饱”。第一部可能能吃到题材红利,后续跟风之作若没有明显提升,就很容易被观众吐槽甚至抛弃。
另一方面,相近题材扎堆排播,有利于加速类型迭代与剧本创新。面对激烈竞争,平台与制作方纷纷跳出传统框架,在设定、叙事和元素融合上寻求突破。例如,“重生”、“穿越”等微创新设定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不仅丰富了剧集的可看性,也推动了长剧剧本在结构、世界观和人物塑造上的进阶。这种“被迫创新”的氛围,反而成为内容升级的隐形推手,促使行业在相似题材中挖掘出新意和深度,最终惠及观众与市场整体。
其次,题材扎堆对招商的影响也犹如一把“双刃剑”,给广告主同时带来金手指和大挑战。
一方面,同类剧集集中上线,能吸引特定行业品牌的集中投放,提升品牌声量。例如,现偶剧因其生活化场景较多,非常适合美妆、服饰、食品、数码等消费品牌进行植入。同一时期密集播出同类剧集,也更容易引发社会讨论,形成规模效应。例如,3月爆剧《难哄》让淘宝、999、华帝、东阿阿胶等50+品牌零帧起追,更创新了不少品牌植入的新玩法。《嘘,国王在冬眠》强势霸榜热搜、首集收获9个品牌合作刷新现偶赛道首集客户数量纪录。
另一方面,品牌的选择增多,也可能导致单部剧集的招商吸引力下降。当同一个广告主面对多个同类型项目时,其投放预算可能会被分散,单部剧集的议价空间也会受到压缩。
排播花样百出内容为王颠破不灭
尽管平台在排播策略上不断调整,但“内容为王”依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前不久,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政策的宽松为创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但最终能赢得观众和市场的,永远是那些尊重艺术规律、真诚洞察观众需求、制作精良且有独特表达的作品。
短剧的崛起对长剧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加剧了长剧集的用户流失。这也促使长剧集从业者更积极地寻求内容创新、用户洞察和制作升级。
或许,平台和制作方应该更多思考如何突破题材同质化的窠臼,而非一味扎堆安全区。2025年暑期档上新剧集数量较去年同期已有所减少,但仙侠、玄幻、年代、现偶等题材的尝试,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未来,观众希望看到的是更多像《生万物》这样精心打磨、充满真情实感,带来时代与社会价值共鸣的优秀作品,而非流水线上产出的同质化产品。无论是否题材扎堆,初心都应该是艺术规律和内容商业规律,借势投机成功的概率或许会越来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