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奶的史诗,如何被特仑苏重新叙述?
TOP小助手
2025.04.09
赞 2浏览 421评论 0收藏 0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特仑苏以《牛奶是部文明史》的文化赋能,为行业开辟了新的想象空间。

跨越十余个国家、历时一年,由特仑苏匠心打造、陈晓卿导演团队制作的全球首部牛奶主题人文纪录片《牛奶是部文明史》终于在今年与大家见面。

微信截图_01.png

《牛奶是部文明史》以牛奶为线索串联人类文明进程,不仅重新定义了牛奶的文化价值,更让特仑苏与人类万年的生存智慧达成了某种精神共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特仑苏为什么要拍纪录片?

1744167154742255.png
战略高度:跨越商业,与文明同行

这种看似“跨界”的行动,实则是特仑苏在深刻洞察牛奶本质的基础上,崭新视角的独特呈现。

特仑苏从深厚的文化层面出发,以这部纪录片诠释牛奶在人类生存和文明演变中的地位,让人们重新认识如今习以为常的牛奶,赋予牛奶深刻的文化意涵。

微信截图_02.png

当镜头掠过东非草原马赛部落的牛奶容器,依稀可见人类从狩猎采集转变为畜牧生活的粗粝气势;当人们好奇地探究牧人制作的奶疙瘩“库鲁特”,人类与奶牛互相依存的温情自然流露出来。这部纪录片以细腻的笔触,将散落于高山、荒漠、草原的文明切片编织成网,牛奶则在塔吉克族的婚俗仪式、北欧寒地的人类生存中,见证着文明与自然馈赠的共生契约。

1.png

《牛奶是部文明史》揭示的不仅是牛奶的物理流动轨迹,更是人类文明存续的密码。在文明史的宏大视角下,形态各不相同的牛奶,无一不滋养生命、联结文明。在纪录片的叙述中,牛奶重新成为人类共同体的精神图腾。

1744167154742255.png

立意格局:深掘牛奶意涵,重塑品类共识

如今,奶茶、咖啡等新式饮品强调“即时愉悦”,不断切割消费者的日常选择。《牛奶是部文明史》则以文化叙事和情感共鸣,让大家重新发现牛奶的价值。

如果是其他品类,以“文明史”这样厚重的叙述方法进行表达未免生硬。但牛奶本身就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牛奶是部文明史》精准地把握小切口,展现大视野,用文明史作为锚点,重塑大众对牛奶本质价值的认知。

微信截图_03.png

这部耗时一年、跨越十余国拍摄的《牛奶是部文明史》,可以说是特仑苏对行业焦虑的破局回应。它将镜头对准赤道、火山、沙漠绿洲等不同地域与自然环境的牛奶,讲述人类迁徙、文化碰撞的故事,无声述说着牛奶对人类文明的长久滋养。

2.jpg

这些或温暖治愈、或幽默诙谐、或清冷冷冽的故事,让用户在一遍遍观看中感受到人与自然共生、文明代际传承的纽带,也自然感受到牛奶文化的独特意义。

行业升维:价值再发现,消费觉醒

跳出行业竞争来说,这部纪录片的意义,在于对现代饮奶文化的认知重塑。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3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为41.3公斤,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亚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仅相当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推荐量的22.6%~37.7%。

这不仅是消费习惯的差异,更是牛奶价值认知的断层。如今许多人将牛奶视为“舶来品”“西方文化的代表”,忽略了深埋其中的文化基因。

基于此,《牛奶是部文明史》完成了一次全民的牛奶价值再教育,从历史维度证明牛奶对人类生存的不可替代性,从科学维度解读牛奶营养价值的独特性,从文化维度消解人们对牛奶用途的认知局限。

在消费主义将万物简化为商品符号的今天,此举把牛奶“还原”为人类文明的滋养者。在品牌二十周年之际,特仑苏的这部“牛奶纪录片”展现牛奶作为贯穿人类文明的液态纽带,其跨越种族与地域的普世性,让文化成为与大众情感共鸣的密钥,将价格内卷升维为文明对话。

9.jpg

跳出行业竞争的逻辑,纪录片让牛奶品类完成了视角的转换。它让人们重新理解,牛奶与人类的羁绊,本就是一部关于生存、进化与共情的史诗。

或许这才是乳业穿越周期的真正答案。

结  语

此次纪录片的问世,可以视为特仑苏“更好”理念的自然延伸。通过纪录片的文化赋能与共情表达,品牌已成为联结消费者情感的文化载体,促成了更深层次的品牌认同。用牛奶文明史的厚重对抗流量的速朽,这背后不仅是品牌长期主义的从容,更展现出特仑苏与文明对话的耐心。

在长期主义的价值观念驱动下,特仑苏未来必将持续探索更多创新和具备洞察力的表达,将国民品牌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辐射到更广泛的领域,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永续力量。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2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5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