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DSP,你不可不知的4个真相
TopMarketing
2014.08.29
赞 10浏览 3630评论 0收藏 1

移动DSP是今年广告技术公司经常提的一个词,昨日,在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品友互动创始人兼CEO黄晓南也就“移动DSP”这个话题发表了主题演讲。黄晓南从PC端再到移动端系统讲了一下移动DSP的来历以及目前它在中国发展的现状,TOP君特意从她的发言中提炼出了移动DSP目前在国内的四个特点以供大家参考:


移动DSP的广告形式多样



一谈到移动DSP,可能大部分人觉得这个概念在自己心中比较空,不知道它的广告形式主要有哪些。其实,目前移动端主流的广告形式它都可以对接到,如Banner、图文/横幅、信息流、视频、全屏、插屏、浮屏等各种广告形式。所以,以后再看到“移动DSP”时,不要对它做出一脸茫然的表情,你就可以简单地把它当作是移动端的各种广告形式,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它可以做到精准。


移动DSP即将迎来爆发期



DSP这个概念最初开始在国内得到关注是在2011年,后来各大网络媒体主谷歌、淘宝、新浪、腾讯等纷纷设置互联网广告交易平台,其后曾经做网络精准营销的服务公司都开始通过对接各种Ad Exchange平台,纷纷涉足DSP,所以,DSP在中国最先切入的是PC端的DSP。起初Ad Exchange平台包括的都是形式比较简单的,且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端”资源的广告位;不过,随着程序化购买在PC端的普及和流行,Ad Exchange平台上的广告资源也是越来越丰富,如富媒体广告、视频广告,而稀缺广告资源同样也加入了进来,如今五大门户首页广告位都可能通过Ad Exchange平台被竞价购买到,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2013年以前, PC端几乎所有广告资源都被Ad Exchange平台对接,于是,移动端的广告资源自然就成为Ad Exchange平台下一步开发的重点对象,而各个广告技术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移动DSP产品。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移动广告资源对接到Ad Exchange平台后,移动DSP一定会在这两年迎来一个集中爆发期。


移动DSP更符合移动媒体和人群的特性



相比PC端而言,移动端的媒体更为碎片化,如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中国约有351万个网站,而且这只是移动媒体的一部分,还有另一大头没有计算,那就是APP,因为没有最新的数据,我们可以提供百度在2013年3月的一个数据,当时只Android市场应用,国内就达到了惊人的44万+,还有强大的苹果市场应用没有统计。由此可见,在移动端的媒体要远远多于PC端的媒体,因此移动端的媒体也更加碎片化。


另外,由于屏幕要远远小于PC屏,用户对于体验也是极为看重,PC端的那套广告投放理论直接用在移动端并不合适。这就需要广告主结合移动端和移动网民的特性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而移动DSP恰恰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移动DSP需要多屏、跨屏数据挖掘能力



如果你认为移动DSP只关移动的事,那就大错特错了。移动DSP广告确实都是在移动端呈现,可要想做好、做透移动DSP,除了在移动端有强大的数据与挖掘能力外,在PC端同样不可忽视。因为现在是个多屏时代,对于受众属性的深度挖掘决不可能只靠单一屏幕上的数据就能解决,比如一用户白天在PC端点击了某广告,晚上回家后他再使用手机时,你就可以向他再次推送白天他点击过的广告,这其实就是个跨屏营销的问题,需要PC端与移动端数据的打通。


另外,对于广告主而言,做好移动DSP固然重要,但是它还可以做得更好,怎么做呢?这就需要找一个同时在PC端和移动端都DSP业务布局的服务公司进行合作,在PC端和移动端进行通投,这样不仅可以扩大覆盖人群,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时间、空间上形成互补,达到多屏精准的效果,而这个显然要比只做好移动DSP一项要更好。


(文章配图全部来自品友互动创始人兼CEO黄晓南在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主讲PPT,图为演讲现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1
10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7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