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永浩之后,罗振宇之前
我要认领
2017.04.11
赞 1浏览 2080评论 0收藏 0
罗振宇又来搞事情了,这一次拉上了罗永浩。

相信在过去的这个周末,“双罗对谈”已经成了科技圈内各大媒体的议题乃至头条。

因为这两人的交锋不仅刷新了中国电视史上的人物访谈时间长度纪录。

这份纪录也为后来者再撰写中国商业人物史时,提供了一份独一无二的样本。

这两天在断断续续看完4小时的采访以及文字记录后,这个样本它之于我的感受,是零碎的,非系统的。

也是全新的,从未有过的。

在里面你能看到这个样本它可以从多种维度、时态来进行解读。

也能看到两个同姓、同身型,但不同行业,不同思维的人在对谈时的势能转换。

1.站在「营销」的角度

在我看来,从央视走出来的罗振宇,一直都是一个深谙营销之道的人。

之前的从业经历让他深知,媒体报道时需要话题,大众传播时需要爆点。

从每天在微信公众号上坚持用60秒语音来传播知识点,到2200万的天价拍卖Papi酱的视频贴片广告,再到「得到」APP上2000万卖掉一个专栏,预售自己20年的跨年演讲门票,以及这一次打破中国电视史人物采访时间纪录……

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每一个阶段,罗振宇的这些做法里,都能找到引爆点和传播点。

在《十三邀》里接受许知远采访时,罗振宇说:“商业最精彩的地方,在于永远没有终极。”




这句话把“商业”两个字替换成“营销”时,也同样成立。

罗振宇式的营销,如果概括起来的话,应该就是经常采用逆常人思维、逆规律而行的做法来把一件件事做成。

虽然其中一些事不乏被人争议乃至诟病,但你没法忽视他在做这些事情时的独特切入视角。

在这次《长谈》中,罗永浩在谈到锤子科技对产品的定位时,也提到“要做跟这个行业不一样,并且有创新的东西。”



正常环境下的商业竞争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制的。

但对那些提供了“不一样有创新”思维启迪性的视角和产品,应该值得被更多人注意到。

2.站在「提问者」的角度

在我曾经的工作当中,包括现在在运营「广告文案」的时候,都时不时会有一些采访的需求。

这几年的采访经历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做面对面的那种采访,最难的其实不是问题的设计,而是如何通过这些问题一步步走到对方心里去,把对方还原成一个立体的人。

罗振宇对谈罗永浩的这一次,事先设计好了200个问题,如果加上现场随机做出的反应跟进的问题,肯定是超过了200个。

这些问题围绕罗永浩和创业、产品、用户、投资人、高管、员工、合作伙伴、自己之间的这8大关系来设计。

并且,这些问题也都从一个个事实中提炼出来在你来我往中。



当最后用“如果现在你为自己设计一个墓碑,你为自己设计一个背影,你留给中国商业史的是什么?”结尾时,罗永浩都显得有点动情了。

这种“还原一个人就看他跟周边的关系”的做法,2008年财经作家吴晓波受邀拍摄他那本《激荡三十年》的纪录片项目时,罗振宇就曾经建议他用过。

因为当时要在3个月的时间里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记忆复原出来,而书中那些写过的企业家们,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后,心态和面貌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不可能做到本色还原。

于是,当时罗振宇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放弃采访当事人的念头,转而采访和他们有过交集的人物。

比如拍柳传志,不直接采访柳传志本人,而是从深度专访过柳传志的记者中挑选合适的人,让他们以旁观者和亲历者的视角来勾勒出柳传志当时的轮廓。

这个解决方案,在这次采访罗永浩的问题“关系设计”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影子。

尽管在这次《长谈》中罗振宇表现出来的部分肢体语言不那么讨人喜欢——比如我看到那个时不时就来一下和场外观众互动的gopro主观视角,新颖,也会给人造成一种“打小报告”“偷窥感”的不适心理。

但从这次问题设计的最终效果来看,罗振宇和他的团队基本上为那些苦于没有采访经验的人,提出了一个人物采访的问题设计模型参考。

3.站在「产品」的角度

如果把这次《长谈》当做一个产品广告的话,应该是属于「得到」这款APP的吧?


我自己的理解是,做「得到」这款产品背后的洞察以及动机,应该可以追溯到罗振宇在央视担任节目制片人时的一个观察:“整个行业的价值,在往人身上转。”

所以他后来做了个决定,让自己这张“胖脸”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从幕后走到台前。

包括后来在「罗辑思维」公众号上强化个人的影响力,再到「得到」邀请一些有知识输出能力的创作者加入并通过付费机制的设计让这些作者的个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这背后,应该都离不开这个当初“对个体价值”的观察。

而且看下来,从「罗辑思维」到「得到」APP这个过程里,虽然中间有过一些试错和挣扎(比如投资Papi酱),但在挖掘「知识经济」这条路上,罗振宇走得还是挺坚定的。

当然,想说的是,我个人对「罗辑思维」把「知识」包装称“胶囊”塞给读者的做法持保留态度。

而对「得到」APP这款产品,体验下来,目前我觉得它最大的价值就是让那些有内容输出能力的创作者收获到“创作保障”,也让那些对知识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找到了一个内容相对聚焦且能够启发和串联自身知识链的地方。

且不说「得到」未来能走多远,至少目前看来,它在朝着“知识服务商”这个方向上走。

能够制约它的,除了平台上创作者们的持续输出硬能力,还有就是「得到」在运营的时候,是不是会一直保持对“知识”本身的敬畏之心吧?

4.站在「创业」的角度

这次《长谈》,非常适合一些想要创业和正在创业的人看。

尤其是罗永浩对创业前和创业后的一些反思,比如用对人;做决策;对待批评声音保持什么样的态度;在公司还没有通过主营业务盈利时想办法通过其他渠道赚点钱活下去;和供应链上的供应商们保持适度的交流和来往……

这些感受听下来都是非常实在和真诚的。

还有两人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一些金句,比如罗永浩说——

“做企业,


你得全程保持不舒服,


一觉得舒服了就危险了。”

罗振宇说——

“钱对创业的人来说,


是放在外面能看得见的,


自我成长的进度条。”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看脸”的创业者,建议你自动屏蔽这两个老男人的颜值,带上耳机只听音频即可。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你还可以从“节目制作时为什么要安排第二现现场?”“在前期预热宣传时做了哪些铺垫?”“罗永浩和罗振宇的肢体语言”等等多个点去看这次“双罗对谈”。

而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结论的话,我最强烈的感受是:

在罗永浩之后,应该也不太可能会有这样的创业者,他当得了老师,说得了相声,还做得了手机。

作为一个无意中被大众打上“彪悍”标签的形象代言人,他曾有过的“攻击欲”,给他创业时吸引了目光,也带来了枷锁。

在罗振宇之前,你应该很少见到这样一个创业者,他在体制内觉醒,然后跳出体制后,通过对自我观察的结论反复试错和践行,走出了一条自己创业路径。

作为一个前身是记者、主持人的人,他还也有很多创业者没有的台前“表演欲”,他也正在为自己的这种“表演欲”承受着非议和叹息。

也希望这两个老男人的“好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转载自微信公共账号:广告文案,编辑:乔乔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1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4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