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期待已久的【“智造”营销 力美DSP 2.0暨移动程序化场景营销华南发布会】在广州四季酒店隆重拉开帷幕。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段淳林、艾瑞咨询华南总经理伍毅然、AdMaster COO Calvin Chan、AMNET中国区董事总经理Lawrence Wan、力美科技营销副总裁别星等移动营销行业的权威大咖现场论道,为华南移动营销市场带来颠覆性的革命与创新。
移动DSP取代传统营销成主流
一方面,传统的广告投放模式、经济的低迷、消费者的低忠诚度,促使广告主追求更高效、更精准的广告投放模式;另一方面,消费者注意力的转移和复杂的媒介环境,也促使广告主不断增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广告的预算,并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广告投放的效率和效果问题。艾瑞咨询华南总经理伍毅然认为,相较于传统营销的“媒体购买”而言,移动DSP实现的是媒体背后的“人群购买”,精准性有了显著提升;同时,移动DSP大多采用实时竞价的方式完成广告的实时投放,广告主可根据投放效果及时调整、优化投放策略,投放全程数据化、公开化、透明化,曝光、点击、下载、购买等均有数据可查,都与传统营销“一半的广告费被浪费,还不知道浪费在哪里”有着本质区别。
正基于此,以力美DSP为代表的中国专业的移动DSP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一致追捧。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为901.3亿元,同比增长178%,占互联网总体广告市场的47%。预计到2018年,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在中国整体互联网广告市场中占比近80%。移动程序化购买是近来随着数字展示广告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新型展示广告投放方式,以移动DSP为代表的移动程序化购买规模将在2018年占据中国程序化购买整体规模的53.5%。
从“盲投”到“精准”,从“被动”到“互动”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在今年超过20亿,中国网民已达6.68亿,其中有9成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意味着广告主和营销人员都要以移动为中心,全球移动化趋势势不可挡。
AMNET中国区董事总经理Lawrence Wan介绍,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将广告预算向数字广告和移动广告倾斜;另一方面,广告主已不仅仅满足于“覆盖”或“到达”用户,而更注重与用户的“互动”与“共鸣”。场景无疑是实现与用户情感共振的最佳载体之一。基于用户在移动设备上的连接场景,结合时间场景、地点场景、行为场景等,以程序化购买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创新营销理念——移动程序化场景营销应运而生。
从“盲投”到“精准”,从“被动”到“互动”,在移动程序化场景营销“精准”、“高效”“智能”的达成广告主营销目标的背后,是大数据“计算”的魔力。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段淳林在“大数据与计算广告学的发展”为主题的演讲中重点分享了大数据为移动广告带来的技术变革。她指出,大数据计算让广告不再是广告,而“精准”的成为人们生活的最佳帮手,无论对广告主还是用户来说,都是一件“双赢”的事。AdMaster COO Calvin Chan则从第三方数据公司监测到的实际投放数据充分论证了“数据枢纽:场景营销背后的智库”这一必然趋势。
流量、数据、技术助力力美DSP 2.0开启“智造”时代
移动互联时代,能否与用户有效沟通成为企业竞争的重中之重。力美科技营销副总裁别星认为,流量、数据、技术将成为力美DSP 2.0暨移动程序化场景营销的核心驱动力。
对移动广告投放而言,只有掌握足够的移动流量,才能实现程序化购买;只有足够的流量消耗,才能获得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只有成熟的广告投放技术,才能真正实现移动程序化场景营销。而流量、数据、技术的成熟犹如移动程序化场景营销诞生的“天时、地利、人和”,也助力力美DSP 2.0正式开启移动营销“智造”时代。
首先从流量资源上,截止2015年底,力美DSP已与国内外30家Ad Exchange完成对接,是中国第一家和Google DoubleClick Ad Exchange实现RTB对接的移动广告平台,与腾讯、百度、新浪、爱奇艺、优酷、土豆、今日头条等知名流量平台均实现对接。目前,中国日均竞价流量超过50亿,全球日均竞价流量超过200亿;其次,从数据积累上,截止目前,力美科技已拥有20亿台独立移动设备数据,覆盖34省367市的线下场景数据,拥有11个大类120种
如果说移动DSP 1.0是移动数字营销高效、便捷、自动化的最佳选择,那么移动DSP 2.0——移动程序化场景营销的诞生,则开启营销的“智造”时代:基于用户时间场景、地点场景、行为场景、连接场景的实时化、全方位、立体式的创新营销理念,既为广告主创造了全新的从无到有的营销机会,更让广告成为用户需要的“有用信息”,实现广告主、用户、媒体流量等多方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