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很嗨的彩虹营销在中国怎么做?这里有些经验之谈
我要认领
2016.02.18
赞 1浏览 4943评论 0收藏 0

过去一年,彩虹营销在国外方兴未艾,天朝的品牌们也蠢蠢欲动。


2月5日,联合国首次以LGBT群体为主题发行邮票


然而在中国保守的儒家社会,同性恋毕竟还是个隐晦神秘的话题,碰上彩虹的广告主如何才能搞定彩虹呢?炒作、噱头和公益的界线又在哪里?分寸如何拿捏?


对于这一连串的难题,刚吃完螃蟹的魅族也许可以提供些许答案——


几天前的情人节档,它旗下的低端品牌魅蓝剑走偏锋,推出了一支同性恋题材的短片,《爱情多元且平等》。

 

 

视频尽管没有大规模推广,但相比之前国内那些低调到只有一张海报的撑同志广告,已经算是不小的水花了。

 

在操盘该项目的魅族负责人看来:

 

LGBT固然需要勇气,但风险其实没那么高


起初,他们担心风险来自立场引发的争议。


实际情况是,大环境及大部分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同志议题的态度偏中立,视同性恋如魔鬼并极力抵制的人只占少数,一个明显的证明是从没有哪个团体站出来公开斥责同性恋群体。


从法律的角度上,1997年中国取消同性恋的“流氓罪”条款,也意味着“不提倡不反对”。


不良炒作or公益发声,只在一份尊重的距离


由于自带话题,很多不良营销事件都拿LGBT当噱头,却纯粹为了炒作,没有从尊重的角度出发,更没有对外输出正能量,被批评为“消费同性恋群体”,不但不会给企业带来美誉,反而有损企业形象。 

 

典型代表是近期上映的电影《奔爱》,前期宣传主打“女同电影”,宣传片中佟丽娅和周冬雨床上缠绵的片段,在正片中其实是两个女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同一个男人滚床单的镜头拼接而成。


LGBT群体深感被骗,义愤填膺


真实的故事有力量,记录片成彩虹营销最佳表达方式

 

营销的本质是讲故事,打动听众。

 

在魅族最初的打算里,是拍一个涵盖多元爱情的虚拟故事,但脚本出来后因为狗血无力遭到放弃,最终他们认为类纪录片的影像表达更适合诠释这个主题,也幸运地找到了这位具有人性光辉故事的人物——

 

吴幼坚,中国第一位公开支持同性恋子女的母亲、开通电话热线帮助具有认同障碍的同志、致力于LGBT群体公益事业十余年等等。

 

生活远比戏剧深刻,对LGBT这样几乎隐形的群体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故事无需编造润色,真实呈现即有震撼人心的原力。

 

同样深谙此道的还有对于来自瑞典的知名品牌绝对伏特加,跟拍一对真实的女同情侣的求婚过程,画面唯美清新,感动了许多消费者。

  

 

雷克萨斯赞助同性恋杂志《 OUT 》,制作了一个视频短片,讲述四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同性恋者艰难的出柜历程。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1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4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