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hone6国行卖两千w 是靠粉丝经济?
我要认领
2014.10.17
赞 10浏览 3370评论 0收藏 1


在10月17日正式发货之前,苹果iPhone 6、iPhone6 Plus的预售量已经超过2000万台,这还只是国行的销售数字,在此之前,已经有不计其数的水货从各个渠道流入。iPhone 6的故事,看起来似成相识——夜看直播、纷纷吐槽、热炒水货、疯狂抢购……近几年苹果都是在这样的一次次轮回中,业绩节节攀升。人们不禁纷纷感叹,果粉真是太疯狂了,苹果又一次在粉丝经济的盛宴中赚得盘满钵满。


不过,说苹果是依赖粉丝经济,着实有点冤枉。说苹果是粉丝经济吧,苹果从来没有官方说过粉丝这个词,更没有组织过这样的团体,也没有为粉丝举办过任何活动,你见过有厂商这样对待粉丝的吗?说苹果不是粉丝经济吧,每到新品发售的日子,苹果店前总是提前排起长队,果粉们为了第一时间买到新品不惜通宵达旦。





一方面是几秒售罄,另一方面是黄牛加价却货源充足,小米因黄牛控制不力,饱受媒体指责。


在探讨苹果是不是依赖粉丝经济之前,不妨先看看国内粉丝经济做得不错的小米。小米从诞生之初,就多少有些喜欢模仿苹果的风格,同时,小米也是在发布会上拥有众多粉丝呐喊、论坛里有无数粉丝刷屏的厂商,为此小米甚至还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米粉节,是为米粉的神圣节日。可以说,在粉丝营销方面,国内没几个厂商能与小米比肩。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们也能观察到,小米的粉丝经济并不是铁皮一块。在小米3之前,粉丝们狂热喜爱小米的原因一直是超高的性价比,大家确实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当时顶级的性能,这点对于被卡顿困扰的Android手机用户来说,无疑是深刻的疼点。


但是产品到了小米4这一代,随着各大厂商纷纷利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奋起直追,小米的性价比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单是靠手感、外观设计等方面的营销,显然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年来被教育的性价比观念。因此,当魅族MX4、酷派大神F1/F2这样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出现之后,很多米粉就因为对性价比的追逐,开始了粉转路人的过程。而酷派们也利用了这个趋势的转变,在QQ空间等小米惯用的社交网络上大力宣传,更加促使了不少米粉失去了信仰。


从小米的案例不难看出,把粉丝组织起来,并不意味着粉丝经济可以持续维系,这或许也是苹果从来不以粉丝为名举办大型活动的原因,苹果的做法是把一年一度的大会命名为WWDC,借此向盛会把开发者聚在一起,向开发者致敬,而不是去搞什么粉丝节日。毕竟,粉丝的忠诚度是靠产品和服务去支撑的,要维系粉丝经济,就必须不断改进,用更有力的产品和服务来不断赢得粉丝的认同。而像酷派大神F1等和小米针锋相对并取得成功手机,无一不是扎扎实实做产品和服务,在产品推向市场时,不但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还能某些层面超越用户的期待,这样用户才可能买单,并成为粉丝。


回到苹果,每次新品发布,很多人都盯着苹果的产品创新,认为创新才是苹果广受欢迎的源泉。而当苹果的新品并没有再一次改变一切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大肆吐槽。创新固然是苹果粉丝奇迹的核心原因,但是也别忘记,苹果产品拥有过硬的质量,很多人4年前购买的iPhone 4至今都在服役。苹果也拥有极佳的服务体验,产品有问题只要到天才吧,总是能得到顺利解决。最重要的是,苹果的产品具有十足的价值,这个价值不只是易用性、丰富的APP和强大的功能,还有强大的软件和更新服务。同时,产品价格的长期坚挺、极高的二手市场价值也是不错的场外因素。这些才是在浮游的营销、时尚等因素外,沉淀下来的因子,才是构成粉丝持续疯狂的重要原因。


套用一句话——营销一时爽,迟早火葬场。依靠营销起来的粉丝经济,如果无扎实的产品和服务基础支撑,很容易昙花一现便迅速沉沦。而那些潜下心来做产品,并适度营销,在营销的多样化和创新性上做足功夫的厂商,将迎来真正的、可持续的粉丝经济。如果你问我,苹果是粉丝经济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想要复制苹果,还先得把产品的真正价值做好,再谈粉丝或其它。


(百度百家)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1
10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7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