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视率泡沫,不破则不立
我要认领
2014.03.11
赞 1浏览 2981评论 0收藏 0

“收视率重要吗?”“不重要吗?”“重要吗?”这个问题就像当年的大话西游中的“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这个问题一样循环往复,谁也给不出确切的答案。


收视率大厦一夜崩塌


虽然收视率的重要性不能成为评判一个电视节目的唯一标准,但是“唯收视率论”一直是现在电视台不为人明说的准则。无论是对于电视台还是制作公司都是如此,收视率的泡沫就这样被一层层充实了起来。


但是收视率泡沫也总会有崩塌的一日,在今年2月份开始,诸如,“2月16日前后,10家省级卫视电视剧的收视率高达0.973%以上,其中有7家“破1%”,”、“2月21日的周五收视率表现,《中国好歌曲》是全国网第一,《我是歌手2》是48城收视第一,《最强大脑》则是48城收视份额第一”数据披露等等被逐一拉出来晒了一晒。这些啼笑皆非的收据表现以及电视台与制作公司之间不得不说的恩怨情仇,都在昭告天下:“收视率重不重要不知道,但是收视率很假是一定的”。这几年被不断垒高的收视率大厦就这么一夜间崩塌的干净。


三方之间的交易


电视台、制作公司、第三方,收视率是这三方收视不变的筹码。制作公司依靠收视率卖高节目价格,电视台仰赖收视率获取更好的广告费,第三方手握收视率成了争相拉拢的对象。三方围绕收视率形成了“你懂的”关系链。


但是也就是这三方累积起来的收视率也同时成了束缚住三方的枷锁。雷剧占比日渐攀升,网络骂声与收视率总是能构成正比,制作公司身上背负的“收视率承诺”越来越中,第三方越来越多的细分数据,最好能做到人人有奖永不落空的局面。


电视剧行业终究还是被玩坏了,那些在市场中的普罗大众们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电视机前的观众成了间接受害者。


坍塌之后的废墟上能长出什么来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一晚3档节目自称收视王”、“全国整体收视率超过40%”、“卖身契—收视率承诺”以及近日两会上提出的收视率问题,收视率大厦被推倒之后市场又将把什么作为评判标杆呢。


现在业内有人将希望寄托于万能的大数据,在购买一部剧前,先利用大数据对其类型、题材、导演与演员的品牌号召力,编剧的能力和影响力等等率先进行一下评估打分,再决定购买与否。但是这里不得不说,或许等一圈数据评估出来之后,剧早就在别的频道播出了。


然后又有专业人士表示,收视率泡沫归根结底是电视剧整体质量的匮乏引起,电视台的烂俗电视剧是急需收视率造假来提供保护的大头,而烂俗电视剧的根源就是电视台预购电视剧所引起的,所以同行业之间的互相让步改进才是正道。


当然这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但是这次收视率泡沫被推的如此之高,或许会敲出一些什么相关条例还进行管控,到那时候真的能让电视台这一方面的“唯收视率论”降降温,收视率三方关系中的一方降温,或许才是冲破收视率泡沫的办法。


总结:回到最初的问题“收视率重要吗?”“不重要吗?”“重要吗?”,收视率造假是事实,但是收视率却也是最直接衡量一部剧的标准,一顿痛批之后还是需要依赖收视率。口碑和观众喜好程度这种太虚的东西只能在笔者这种文字中显现威力,放到实战中依然只能是次要因素。收视率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样,骂归骂但还是需要养着盼着。


(媒介360)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1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4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