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抢夺14亿的智能音箱市场,巨头们犯了哪些错?
TopMarketing
2018.05.03
赞 1浏览 4346评论 0收藏 0

 O2O、共享单车、直播······国内的资本市场总是刮着一阵一阵的风,面对巨大商机,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在跑马圈地上从来不甘示弱,不放过任何一个猪飞的风口。


现在,轮到了智能音箱。这是一个刚刚起步的产业,却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根据奥维云网发布的《2017年中国智能音箱行业发展报告》,去年一年,智能音箱的全国销售额达到了4.9亿元,估计2018年销售额将会增长178%,逼近14亿人民币。


而且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潜力更是无法估计。



从2015年京东推出“叮咚音箱”,打响国内智能音箱战争第一炮,到2017年巨头纷纷入局大打价格战,已经过去了3年时间。不管是从销量还是声量上看,国内的智能音箱市场还未出现真正的领头羊企业,行业也没有迎来真正的春天。


那么为什么三年了还没出现一个爆款呢?


或许巨头们先要反省的,是自己在品牌打造上了什么问题。


“小”字虽好,也不要乱用


首先在名称上就有些问题。小米、喜马拉雅、猎豹和百度分别对应的智能音箱产品是小爱、小雅、小豹和小度在家。


说实话,能理解大佬们喜欢“小”的心情,但当第一个品牌的产品已经用了小X之后,后来者再用这样的名称,难免被怀疑是在蹭热度借东风。


对品牌来说,名子太相像会较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辨识度。拿明星举个栗子,我敢打赌有很多人到现在还分不清张含韵和张韶涵这两个名字分别对应着谁。


不过当智能音箱的“小”字辈玩家因为名字太相似而被吐槽的时候,腾讯听听却剑走偏锋,推出了一款智能音箱名为“9420”,谐音“就是爱你”。


但这个名字也因为太过奇葩,而遭受到了差评。9420?9240?9024?脑子抽筋的时候不会叫错吗?





看来对一款产品的名字来说,不仅不能和竞品太过相似,也不能太过拗口奇葩。


为什么不花心思设计下外观?


这是一个颜值决定一切的时代。


这么说可能有点过分。但摸摸良心,你买个水果是不是都会挑个好看的买。


这种爱美的心,让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总是选择更好看的那个。


当这个品类里的大多数产品,都采用了大众化的设计时,别出心裁的外观就会成为品牌差异化竞争的卖点。


在智能音箱的购买页里划了好几页,目之所及,几乎都是大大小小的柱状物,和国外智能音箱巨头亚马逊的echo谜之相似,区别可能是在颜色和高度上。




这让人有些审美疲劳,如果不看名字,还以为都是一家公司生产的。


你能把这些音箱和品牌的名字对上吗?



不说内在,光说外在。这么多长的一样的智能音箱扎堆,最特别的那个肯定会脱颖而出。


拿百度刚推出的小度在家来说,比其他智能音箱多了一块屏幕和长方形的外观,让它在一分钟内卖光了一万台,虽然也是模仿了亚马逊的智能音箱echo show。



独特的卖点在哪?


国内的智能音箱市场跟国外有所不同。亚马逊echo在美国的使用场景更多是厨房,主妇边做饭边听音乐;而国内是没有这样的使用场景的,国内的厨房基本上都是封闭式的,主妇也没有听音乐的习惯。


这也就意味着国内的智能音箱要重新寻找目标用户,根据奥维云网的消费者问卷调查,对购买智能音箱有兴趣的人有71%都是19-25岁左右的人群。



这群有兴趣购买的人中,33%都是有老有小的大家庭,还有31%是单身青年。


国内智能音箱的定位应该针对这些目标用户的需求,在宣传当中突出自己的卖点。


而目前的这些智能音箱,从广告语上来看都十分相似,出现最多的字是“听”,都在强调“播放”功能,强调用户的听觉感受。


它们缺了一个过目不忘又突出品牌特点的slogan。



比如喜马拉雅的小雅独特之处其实是跟喜马拉雅优质内容的绑定,天猫精灵的卖点是可以直接在淘宝购物。但这两个实际上的卖点却没有在广告语中凸显出来。


而两款今年才刚刚推出的智能音箱小度在家和腾讯听听,则已经明确打出了使用场景是家庭。


可见未来智能音箱的差异化竞争中,品牌的宣传会越来越强化独特卖点和使用场景。


2018年的智能音箱市场,一定会进入竞争白热化的阶段。


这个时候,除了智能音箱本身够智能之外,也希望各位巨头在营销上也能让人眼前一亮,不说打造出一个爆款,起码不要再相似到让人记不住了。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1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4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