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电影宣发人员的吐血总结:宣发易犯的8条逻辑错误
我要认领
2018.04.20
赞 1浏览 2806评论 0收藏 0

国内大部分电影发行从微观上讲没有模式可循,只有经验可凭,每个片子和每个片子都不一样,其实也真的用不到微观上固定模式。错误人人都犯,只要能避免重大错误即可。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一位电影宣发工作者总结的从业人员易犯的8条逻辑错误。


1、你喜欢的,观众未必喜欢


电影宣发看起来直接面对的是院线和影城,但事实上直接面对的还是观众。



如果一切宣发的工作都能在观众身上直接产生效果,那么院线和影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很多时候和院线影城做不下来工作,是影片的宣传或品质有问题,牛不喝水强按头,工作当然难做。


宣发的前期一定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依据影片的素质判断观众,从而制定宣发策略。


有个时髦的词儿叫“精准营销”。但制定发行策略的时候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以自己之心度观众之腹”,常见口头禅包括“我想观众喜欢... 观众肯定喜欢......他们肯定有兴趣看......”。



对一部电影来说,“观众”这个词代表的人数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上千万,以后一定会上亿的。凭什么就靠“我觉得”来下判断?


这个逻辑错误常常会导致宣传点的偏离或者发行策略的偏离。在拿到全片到选定档期之前,需要对市场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需要理性并严谨的推理,在明白了整体局面之后,才有“我觉得”的权利。


PS:经验并非不可以当作论据,但不能仅以经验当作论据。说到底这是职业态度的问题。


2、强强联手,不一定靠谱


强强联手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但我更欣赏马云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强强联手未必加倍强大,因为两强相争必有损伤,双方都太想达成自己的目的或价值实现。不要和强者合作,要和渴望成功的人合作,为了成功他会妥协,有妥协才有分工。


这话说白了,是要找能互补的合作者,而不是已经是强者的合作者。



发行的强强联手诚如我们看到的,动不动就是五大院线,八大院线,十大院线联合等等噱头。如果只当这是一个业内宣传点,那么这个点可以用,至少能对同期的小片有些震慑效果。如果真的指望这样的“大力出奇迹”,那就等着歇菜吧。每一个大的发行公司都不缺方法、策略、人手和领袖气质。


如果小片做发行,要和大发行公司合作,结果就是要么店大欺客,要么妥协求全。


而大片做发行,因为大影片本身一定会具有气场的先天优势,因此最需要的不是各自为政的地方强势,而是统一的、说哪儿打哪儿的直接指挥。


强强联手,在前期的资金投入、分配比例等诸方面需要复杂的谈判,有时候费钱费力都不说了,浪费的时间都搭不起。谋事行力可用众,号令马首只堪一。从来没见过没有舵手的船能划得快的!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不论好坏,总好过没有方向。


强强联手是一种想象中的完美状态,他出现是偶然,不出现是必然,不要被想象蒙蔽。


3、完美不能作为目标


老板经常要求我们做事的时候力求完美!我恨这句话!姑娘化妆可以力求完美,做营销发行怎么力求完美?



“一定要力求完美”就意味着结局不能完美也不会完美,意味着在这个人领导下的工作会变成以个人意志和审美为最终目标的工作,而不是有客观目标和流程的工作,而且这句话在我看来是要求不明确不明朗不现实的意思。


与其说一切力求完美,不如直接说我要票房过亿,我要媒体单位达到500个,我要招商收入超过2000万。


力求完美是陷入细节之争的铺路石,必然带来无数的效率低下。因为所有的项目开始就不完美,每个人对完美的要求也不一样。



宣传和发行有时是互相矛盾的一组食物,你要哪个完美?完美是一种想当然的状态,只要参与人数超过3个以上的事情就不要妄想完美,无论什么事都是一样!!偶尔完美一次也许可能,同样不要把这种偶然当成必然。


发行和宣传,要先找财务上的平衡点,然后把应该做的事情尽量做足。比如控制好时间,不要该发拷贝的时候发现还没核对影城地址;比如控制好预算,不要上映后追加宣传的时候发现一点余钱也没有了。


对我来说,影片如期上映,档期里有3-4个片子,票房收益达到预期,没有出乱子,我的宣传品阵地位置好,看起来很顺眼。院线、影城、媒体大家还都挺开心的,这已经很完美很完美了。


4、我的老板是傻X?


现在电影公司各个行业工作的大多是80后90后年轻人,常常听到到年轻人抱怨自己的直接领导和间接领导是傻X。



做员工的没有不抱怨老板的,做老板的也没有不挨抱怨的。以个人经历而论,你好好做事情,其实最终得益的是自己。老板不论因为什么原因成为老板,总有他可取之处。比如有能力、有好爹地、会投胎,当他有其中某一样的时候,也可能同时拥有独断、自大、目空一切、一意孤行等特点。


如果不能离开这份工作,那么让自己相信:老板总会在他的阶层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我相信他这么做有他这么做的道理。他没说我可以问,但他不说我就不问。没说和不说是不一样的!你问了他不说就不要问了。但在你确定他“没说”的时候可以问,说不定你的问题会让他认为你积极思考。


对任何一个老板,不要真的认为他是傻X,他一定比你精,也一定有办法知道你曾经骂他傻X,只不过看他在意不在意。


电影是每个环节都靠人完成的东西,在电影产业里工作比任何行业都更适用豪猪的哲学:太远了冷,要抱团取暖,太近了扎,要保持距离。


5、他人经验不能照搬


宣传和发行的一个永远要牢记的大前提是:每个片子都是不一样的!类型、档期、演员、竞争者、影片气质......所有的元素都不同,照搬以前的“标准动作”经常会引发严重问题。


2015年,电影市场已经经历了年票房从3亿到440.69亿的蜕变,比2014年增长48.7%;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57.1亿元,较2015年微涨16.41亿;2017年票房更是热火朝天,经历了各种大小基金拿钱砸死你的洗礼,经历了上市敲钟套现隐匿的节奏,还要这样想问题就有点土样图森破了。


进入理性市场的年代,需要分工合作、术业精专、因地制宜,拥有契约精神和职业道德。这些“看起来中庸的回归,也许是一种活得更长久一点的生存之道?”


在具体的宣传发行工作上最常见的此例实际情况是:把所有别人用过的营销办法和发行办法都用上,因为那些方法曾经成功过。多少次不同影片的宣发会上,宣发到做无可做的时候常常尴尬的在那里,想不出该怎么办,只好想别人都做过什么,然后拿来照搬。


对着质量不好的影片,我尚能安慰自己,片子不好,怎么做也就那样。对于质量还可以的影片也这样思考,真是扼腕。


6、不存在所谓的专业团队


用专业化的团队做宣发?我说这是个逻辑错误一定有人骂我有病。那是因为“专业”的定义是什么这个标准不统一。


做过《十月围城》、《非诚勿扰》、《泰囧》的宣发团队算不算专业团队?在华谊、光线、中影的做过宣发全案的算不算专业团队?曾经新京、南都、新浪的资深娱记算不算专业做宣传的?很难回答不算。


但是,个体工作中的成功恰恰和这些表现方式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因为对于现阶段的电影营销发行而言,求新求变的节奏大于过往的“专业”经历。



电影行业专业在于浓缩,把复杂的故事、曲折的情节浓缩成一句话标题,又不能露出关窍。谁也不敢保证做得好爱情喜剧就做得好恐怖惊悚,能做好莱坞大片就能做国产低成本。


真正的专业化意味着差异化。电影行业的好生态环境就应该是无数的卫星公司存在,有可能是小工作室,也有可能是4A公司。


真正的投资人不应该去找上一家成功的营销发行公司,而应该找和你一样热爱这部片子的营销发行公司。


要问怎么才算热爱,只有一条路,和他们聊!反复聊!死聊!是不是真爱,三五回合分毫毕现。之后,给他们钱。


注意,是给他们钱,不要让他们垫宣发费,因为所有垫宣发费的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想着给投资人赚钱,他们的内部预算一开始就是按收回宣发成本为最终目标的。因为失去财务自由的尖刀班,是没有专业性可言的。


出所有的钱,款回自己的账户,协调好各家卫星公司的工作。就算是亏也学了一次本事,其实也不算亏。要不然只有两个下场——赚得稀里糊涂,亏得出乎意料。


7、营销不是追求失控


听说自打互联网热得不行以来,每个做营销的都追求互联网营销的最高境界——“失控”。


想象一下,你的新闻满世界传播刷屏,管都管不住了。XX电影上映的消息传播的和冰桶挑战似得,民间智慧观众自发成为段子手,转发你的消息和领红包一样及时… 这得折合成多少票房啊?别做梦了。



失控的情况有么?确实有!但都是出现在大势之后,不是事先策划的。细想这几年失控的案例《让子弹飞》《泰囧》《心花路放》不都是如此么?因为导演和投资人自己都没想过结果变成这样,这是好的失控。


更多的案例是真正字面上意思的失控:失去控制!眼见过太多真实的失控:一帮人涌上来抢一个项目,片方以为自己奇货可居,到最后根本没有一个踏实做项目的人,不了了之已是善终,撕逼打脸的大有人在。被营销公司发行公司拿以往案例忽悠的不知东南西北,整个项目过程经历从蜜月到怨偶,最后片子三日游结束到处跟人诉苦。


所谓失控是一个结果,过程很奇葩,方法很多样。与“失控”相对的是 “控制”,对一个电影项目而言,特别是社交媒体迅猛发展下的电影项目,常常在一片新媒体渠道里迷失,这就更需要控制。


控制来自于前期的策略规划。电影是快速消费的,集中放量的,又存在无数变化,在电影营销发行的阶段,很多决策是“推理性决策”,就是靠人为判断拿主意,这就更需要控制。


控制头脑发热、控制想当然,明白每一种决定带来的正常结果,不去幻想可能的最美好结果,宁愿事后惊喜,不要提前幻想。控制事态发展也控制操作事情的人,不要让外包公司或者下属部门的员工给你描述愿景,盯着他做实际的事情,给他画饼!对于管理项目的人而言,不能控制的变化是噩梦,控制本身是方法也是心态。


8、奇迹只是小概率事件


每一次有电影大爆后,总会密集听到一种声音“这种片也能过亿、过五亿、过十亿?我能做个比这好得多你信么?


老实说,我不信。



这种“他能干我也能干”的雄心壮志我也曾经有过,因为中国这十年的电影市场实在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它产生一个又一个奇迹,也生产一个又一个奇葩。


中国人喜欢造神,喜欢超出常规的事例来刺激观感。当大家都道听途说了太多的传奇故事之后,总要代入自己的心路历程。拿奇迹故事中的每一个要素点都来和自己手中的资源做比较,只要有一个点比故事里的强就瞬间觉得自己比丫牛逼多了。实际表现出来的就是大量垃圾跟风之作。


近十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是一个太特殊的存在,既有奇迹又有奇葩,而且共生共存,此起彼伏。但奇迹本身就共生着一些必有的特性:非理性、有激情、超常规、不可复制,这一切,如果换个角度,也可称之为“浮躁”。就是这个大环境,在当年让很多人都急吼吼地拥有这种心态“你能干的我也能干”。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1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3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