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圈闹哄哄地都在干什么?这里有5句大实话
TopMarketing
2016.09.08
赞 1浏览 3012评论 0收藏 0

子曰,三月九月不换机。

 

尤其眼下这个时间节点,行业风向标iPhone 7面世前后,华为、Moto、小米、中兴、魅族……你能叫得出名字的国际国内手机厂商合力吹响上新集结号。

 

华为Nova、中兴Axon、摩托罗拉Moto Z……数十款新机如同秀女大选,一字排开等待消费者翻牌子。

 

 

 

感觉身体被掏空。

 

行业欣(hong)欣(hai)向(si)荣(sha),品牌如何在营销层面展开竞赛?哪种定位策略最有效果?何种推广手段更能带来差异化?今年格局又有什么新动向?

 

这里有五句大实话,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手机营销圈。

 

1、颠覆性产品难再,营销成为第一生产力

 

现下这些手机,产品本身的创新都难以艳惊四座,到达“黑科技”的level。

 

差异化的重担于是落在了讲故事的Marketing肩上,他们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通过广告的切分来描述客户,区隔彼此。

 

而且不同于传统时代只管空中轰炸,现在的Marketing还要落地,借助电商、互联网带动销量的提升。

 

2、老少通吃的大众化打法不流行了,品牌追求特定标签化

 

以往引领风骚的苹果、三星等国际大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面目越发模糊,昔日大受追捧的时光似乎一去不返。因为它们面向大众文化,缺乏特定属性,难以产生社群归属感。

 

反而是国产手机走在前面,每款产品推出都自带一个属性,有强烈的身份识别,比如青春、政商、精英,方便用户对号入座。就连此前泛化的小米也在几个月前为自己贴上了“国民手机”的标签。

 

3、这标签或许与技术有关,但更多是在文化上给灵魂温柔一击

 

产品为王,标签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跟产品设计息息相关。比如“柔光照亮你的美”,是在于前置1300万像素摄像头,有自拍灯;华为定位商务,第一是有自研芯片,有安全方面的认知度标签。


 

然而这种坚硬的定位方式难以入侵人们的灵魂层面。反之,譬如荣耀8口号是“美的与众不同”,乐视跟酷合推的“性格青年”,TCL的“宛如生活”。



 

姑且不论是好是坏,至少有一个核心的关键词来打动人们最柔软的一处,引发触动。这种认同感甚至在产品有瑕疵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包容性。

 

4、代言人也是标签化利器之一。

 

OPPO可能新签张震、360手机和王凯、小米的刘诗诗+吴秀波+刘昊然……似乎每一个手机品牌都在忙着给自己找代言人。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在人流稀少的工作日逛苏宁、国美,你会发现人其他柜台的人员也许都在串门、闲聊天、玩手机,但宋仲基代言X7的vivo前面层层叠叠。

 

5、具体说来,这些品牌跟往年不一样了

 

小米不再是时髦的代名词,当时模仿它营销方式的很多手机厂商现在都在和它做切割;

 

谁来接棒?现在看来貌似是以华为为代表的重视精神层面沟通的“人文营销”;

 

vivo、OPPO年年卖得非常火,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渠道的胜利,它在过去五年、乃至于功能机时代已经把线下渠道完全布上。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1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4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