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urun副创意总监:技术帮助广告人讲述更动人的故事
我要认领
2014.12.09
赞 1浏览 3223评论 0收藏 0


Alfie Wang

Associate Creative Director  (副创意总监)

Nurun China

工作经验: 9年传统、互动广告经验。本土广告人,用作品说话,不拿经验说事。 曾服务品牌族繁。

教育背景:上海交通大学 - 艺术与设计系


Q: 你大学学习的是设计专业, 你大学的专业对你这份工作有什么影响?

A : 我大学的专业是艺术与设计,这个专业对我影响非常大,因为可以有一大半时间都花在篮球场上。这段美好的时光给了我一个还不错的身体,能够应对现在广告行业的节奏。


其实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画画,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以后要一直画画,画画这件事情让我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在那时候这个算是少数几件能轻松做好事情之一。我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过现在做的事情,但那时积累的一些东西在现在其实都在用到。我现在做的事情和画画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基于某种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并期望对观众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内心的影响。哪怕是观众的一个会心微笑,我也觉得是很好的影响。但是广告比较不一样的地方是需要先去满足客户设定的目标,以帮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做前提,需要非常认真去了解这个东西需要影响的到底是哪些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对什么东西会感兴趣;我要去找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影响的到他们,最后才能去想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达和去影响、打动那些人,是单纯逗笑会比较有效还是感动催泪的更有效。


创意这份工作非常辛苦,但也有一些很开心的部分在这份工作里。起码,每天醒过来还不至于讨厌进办公室。


Q: 现在你在Nurun做创意, Nurun这家agency怎么样啊?


A:这几年服务过不少Agency,国际和本土的都有。老实讲Nurun真的算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Nurun是一家国际背景的公司,有很多国际客户,也会有一些国际合作完成的案子,但结构特别扁平化,没有什么阶层的意识。这个扁平化所带来的好处是,很多事情不是Title说了算,而是事实说了算,谁是对的谁说了才算。做官的人少,做事的人多。比较的直来直去,谁说的是对的,做的是对的,能出好的作品,能让客户信服和赞叹,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在这里创意的空间特别大,气氛也很好,因为很少会有人因为你的Title吹捧或者扼杀Idea,每个Idea都会得到比较客观的对待和检验。大家都很年轻,Brain Storming的气氛特别活跃,大家平时一起玩的也很开心。作为一个Creative,感觉和Account、PM都可以做朋友了。如果在广告公司上班一定免不了加班,那么加开心一点,加出点好作品我想会好很多。


Q: 作为一位互动广告人,你有什么最新的互动创意的广告趋势, 可以谈谈你的感受吗?


A: 数字广告,从某些层面上来讲是依托技术的进步而进步的。


但是,也应该对数字技术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数字技术是一种工具,它是帮助我们进行表达、帮助我们讲故事的手段和方法,但它永远不是故事和广告目标本身。 我们需要清晰的把方法和目标区分开来,不能迷恋方法而忘记目标。


最近的10年,Digital切实的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乃至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曾经维系过很久的习惯和定律都被技术的革新改变和打破了。其实回到广告的目的来讲,也是试图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和改变。新技术带给这个时代很多新的改变,也正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时代。新技术带给这个新时代的广告很多新的机会,它创造了一些本来并不存在的新需求。但我在衡量那些那些技术趋势的东西时候,还是会回到广告的目的来检验,看看这个新的技术是不是能够帮助我的客户实现广告目标或者为广告效果加分,是首要的考量条件。而不是为了迎合流行,或者单纯的因为这个技术很酷而去使用。关联性是最重要的,新的技术需要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讲故事,讲更有代入感,更感动人心的故事。






Q: 是否能够分享一个你认为很好的运用趋势这个工具来实现目的的case 呢?


A: 我在很多的案子中都在坚持着这样的尝试和努力。但是要举一个例子来推荐给大家,仍然有很多更好的选择。我想要讲的是这样的一个案子。有一个家用3D打印机的品牌与代理广告公司一起创作了这个Brand Campaign,广告的目的是拉近3D打印机这一数字时代的高科技产品与每一个普通人和每一个平凡家庭之间的联系。Campaign的Concept叫做“可触摸的记忆”,这个命题温暖、感性也很有意思,用情感诉求直接的拉近了冰冷的科技产品与普通人之间的联系。 这个系列的广告采用了几条模仿真实记录片形式的短片来讲述“可触摸的记忆”这个主题。短片由几位盲人为故事的主角,他们分别对失明前所存留的最后记忆进行具体的描述,并由家人提供有关那些回忆的照片,然后品牌用3D打印机结合盲人所描述的和照片创造出3D作品。那几位盲人,通过触摸真切的感受到了曾经失落的最美的记忆,流露出让人难以忘怀的激动同时也感动了每一个可能成为这个产品购买者的潜在消费者。


Q: 作为你做创意人, 你平时是怎么积累创意灵感的呢?


A: 学会东西的同时也在不断丢弃东西,我认为灵感是无法被切实积累的。有时候突然想到一些东西会立即记录下来。但我并不认为这些记录在纸上或者手机里的东西是真正意义上的积累。真正的积累是内心的东西,只有内心的成长才是真正的积累。除了成长之外,记得灵感出现的节奏和感觉是很重要的事情。


Q: 大家都比较关心How-to, 能不能分享一下你洞察的方法呢?


A: 认真生活,去尝试和了解各种新鲜的事情,保持有趣,和各种人聊天,不要在办公室待的太久,经常尝试角色扮演,学会安静。


Q: 会不会有想不到Idea的时候, 你一般会如何处理?

A: 这种事情是经常发生的,哈哈。 你每做完一个不错的案子,下一个就会变更难,自己心里认可创意的那根线会不自觉的越变越高。创造Idea的过程不是机械性的,虽然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但创意结果的产出在时间上仍然是不稳定的。所以很多时候,时间是诞生好创意最大的敌人。原则上我认为其实没有想不到Idea这件事,只有来不及想到更好的Idea的情况发生。


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主角是Neil French。据他自己说,每到这种想不到好的Idea的时候,他有个特别的习惯。他会离开办公室,出去开一瓶酒,喝完之后回来,再开始想这个Case,试着去回忆之前听过的Brief,脑海中曾闪现过的Idea。一般来说还能记起的那些东西,就会是最特别的洞察点和最值得发展的方向。这个是他的方法和故事。真的假的我不知道。但这个方法,我认为是有些道理的。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安静下来,让表面化的东西都沉淀下去,留下最单纯、特别、强烈的点。


我自己的方式,没那么有故事性。每次Idea卡壳的时候,我都会从头开始。再去看Brief,看TA,看Strategy。看前期的功课有没有哪里做的不对,不好。我非常重视前期的努力,对于前期的功课都会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去想、去问、去查。我认为好的作品大多是自问自答式的,一个好的问题也是创造好的结果的一部分,所以 在前期找到一个好的角度切入非常重要。换一个角度去切入问题,来检验TA,挖掘Insight。这些事情都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最重要的东西应该是可能性。不断地去创造各种新的可能性,换个位置、换个角度,不断地回到题目的本质去检验。


Q:  对于90 后创意小伙伴,你这里有什么建议?


A: 他/她们很吊,被他/她们干掉只是早晚的事情,哈哈。


小伙伴们各方面能力都很强,但还是需要更耐心一点,因为洞察力不是光靠聪明可以学会的东西。 另外,做广告可以是兴趣,但归根结底它还是一份工作。这个事情也许今天非常好玩,明天也很好玩,但是到了后天要是突然觉得不好玩了该怎么办,该去做什么呢?

最后送给90后们来自Paul Arden的一句话,


It’s not how good you are,

It’s how good you want to be。

更多王豪参与的作品:


Accor BookingMemory预定记忆


KinderJoy “奇趣梦想大发现”


由TopMarketing携手中国传媒大学联合打造的“2014中国新锐营销大赏”全面启动,“新锐营销十大顶尖案例”火热征集中!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1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4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