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取缔余额宝》
我要认领
2014.03.19
赞 1浏览 3029评论 0收藏 0

2月21日,央视证券资讯频道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发表《取缔余额宝》一文(以下简称“钮文”),引发了广泛的争议。钮文反映了银行业中不适应利率市场化,不适应互联网大潮冲击的保守心态。其“取缔余额宝”之论不切实际。

 

首先需要肯定,作者很有责任心。在创新热潮面前,保持对金融风险的足够警觉,不是坏事。往好里说,这是对国家负责。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没有陷入过深,同这种谨慎不无关系。当大家头脑发热时,需要有罗伯特.席勒来喊“狼来了”。但谨慎与保守不是一回事。席勒谨慎,但并不保守。读了他的《新金融秩序》一书就会知道,同样面对“如何应对不确定的金融风险”,席勒提出的对策,主题词是大数据、新计量单位和电子货币,是支持新事物,建立新秩序,而不是取缔新事物,回到旧秩序。时代在发展,是通过创新迈向新秩序的稳定,还是通过取缔创新以维护旧秩序的稳定,这才是问题所在。

 

钮文第一大问题是对金融秩序的理解偏于保守。中国传统工业化时代的金融秩序,具有浓厚的凯恩斯主义色彩,其主要问题在于动员储蓄,抑制民生。18届3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代表了民生方向,是一种先进的思路,而且很有针对性。背离民生的各种思路都是保守的,跟不上趟的。

 

钮文以国外不存在余额宝,论证余额宝不应存在,是一个奇怪逻辑。混淆了货币内生与货币外生,利率市场化与利率管制条件的不同。实践证明,国有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下的利率管制,实际上管制不住利率,影子银行通过金融创新,绕开管制,照样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民营机构进入金融又会如何?不过百姓点灯而已。至少有一点,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之后的表现,比国有银行主导金融体系更加倾向于中小企业、更加倾向于民生,这是有目共睹的。钮文单挑余额宝说事,令人怀疑其对利率市场化、不分所有制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金融改革目标的态度。这是在向后看,不是在向前看。

 

钮文第二大问题是对信息秩序(新金融秩序)的理解偏于保守。这是我从互联网角度提出的特殊意见。在我看来,新金融秩序已不完全是金融秩序,它更是信息秩序。马云那个名言背后的意思实际是,银行如果不能适应新金融秩序,互联网就会以信息秩序改造金融秩序而打造新金融秩序。

 

钮文担心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这可以理解。但仅仅局限于金融业内部来考虑化解风险,这是19世纪的观点。21世纪新金融秩序的要点在于,不是就金融谈金融,而是通过信息对称化解金融风险。因此,信用可获得性(availability of credit)而非监管才是问题关键。余额宝对金融业的冲击,表面上看是来自客户多,实际是在互联网条件下,来自信息业专业的比来自金融业专业的,具有更多更高的信用可获得性。钮文以为取缔了搞信息的,换成搞金融的,风险可以减少,这就把事情彻底搞反了。

 

其实,我个人对余额宝是有一点保留意见的,我也认为金融风险是存在的,但对策方向与钮文相反,与席勒相近。我是认为,阿里巴巴搞金融,应立足信息业。通过信息业获取金融力量,要靠在交易中形成的信用可获得性优势。他应该利用软信息(非金融信息)替金融业化解单靠硬信息(金融信息)化解不了的信贷风险。我特别赞成席勒说的:“以货币作为金融交易的计量单位,既不稳定也不合理,由此导致大规模金融动荡的出现”。目前只管货币不管信息的监管只能治标,而治本之策在于,在大数据条件下,“让人们能够以这些信息为基础拟定有效的协议,以对冲人们面临的最大风险”。所以不仅不应取缔余额宝,而且应从信息方面加强它。不仅不应倒退,还要向前走。

 

互联网周刊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1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4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