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国产片植入广告超10亿 植入质量参差不齐
我要认领
2013.12.03
赞 1浏览 2892评论 0收藏 0



近日,华谊兄弟公司董事长王中军透露,冯小刚贺岁喜剧《私人订制》植入广告收入超过8000万元,创冯氏电影新高,而且业内人士分析,该片仅靠植入广告就能收回成本。有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影植入广告市场总额将达到10.2亿,比去年翻了一番。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植入广告将成为中国电影降低投资风险的重要手段。但观众的担忧和质疑也更多了,“植入广告越来越多,是不是代表着看电影就要接受更多的‘广告联播’”、“我们进电影院是看电影还是看广告”…… 


片方的理由:


分摊风险甚至收回成本


早就听说,很多好莱坞大片往往通过广告植入就能收回拍摄成本的1/3。目前国内电影植入广告虽然起步不久,但也有了不完全依靠票房的盈利模式。吴彦祖在为自己担任监制和主演的新片《控制》做宣传时就坦言,片中汽车和服装的植入广告分摊不少投资,他还亲自参与了与广告商的谈判。


“在成功招商的项目中,植入广告收入占据成本的一到三成是最普遍的现象。大阵容、知名制作团队及口碑良好的发行渠道是招商成功的关键。”优睿传媒创始人于文浩说,最夸张的时候,仅靠植入广告就能收回一部影片的成本。如《杜拉拉升职记》和《我愿意》,植入广告都超过10个品牌。冯小刚的电影更是个中翘楚,据透露,总投资达1.2亿元的《唐山大地震》植入广告接近1亿;《非诚勿扰》和《非诚勿扰2》投资各为5000万元,也靠植入广告收回了大部分成本;此次的《私人订制》,业内人士分析投资不会超过8000万元。也就是说,《私人定制》很有可能仅靠植入广告就已经收回成本。


观众的担忧:


“广告联播”时间长


尽管植入广告分摊了片方的风险,但观众对此并不“喜闻乐见”,很多时候甚至带着反感情绪。以至于《私人订制》还没公映,就有观众担心,又要在冯小刚电影里看“广告联播”了。有不少观众还将“植入广告”列为负面词汇。


这是一些电影植入手法生硬带来的“后遗症”。如在《唐山大地震》中的保险和白酒广告,《杜拉拉升职记》中的口香糖,简单粗暴让人反感。《变形金刚3》中那句“让我喝了舒化奶,再和你说吧”也雷翻了观众。相比之下,与故事情节相融合的植入广告就讨巧得多。比如《非诚勿扰》中用镜头诠释美景,让杭州西溪湿地声名鹊起,让海南度假旅游人气爆棚,成为国产片的经典植入。


手法要巧妙:


不“露脸”观众更接受


面对植入广告遭遇的质疑,业内人士也在做改进。有业内人士表示,好的电影和好的品牌合作,会越来越淡化“植入”的概念,而简单生硬、容易引起反感的植入,处境会越来越尴尬。所以,也并不是所有的广告植入都像“广告联播”。


苏宁易购与《致青春》的合作就是品牌内容营销的一个成功案例。苏宁易购为此投入了1亿元以上的宣发成本,如通过苏宁易购广告牌、微博、商店展示等宣传影片。


“《致青春》票房超过7亿元,苏宁易购功劳不少。喜欢《致青春》的多是30岁以上有购买家电能力的人群,不仅锁定了目标客户群,也提升了苏宁易购的品牌价值。”有业内人士表示,《致青春》里苏宁易购出现得特别柔性,并没有直接“露脸”,做到了“润物细无声”。这种整合营销模式也越来越被国内所接受,并成为未来品牌参与电影营销的趋势。


选择要慎重:


类型是关键,票房得上亿


此外,并不是所有电影类型都适合植入广告。据统计,去年有超过30部国产电影完成144次植入广告,植入电影类型以都市、爱情、喜剧等为主。业内人士透露,影片类型是植入广告首要考量的因素,如《霍比特人》、《阿凡达》等魔幻大片就没法植入。而且,就算都市情感电影,也并非都是适合广告植入。“如《万箭穿心》,故事、基调与我们品牌所强调的品质并不是很符合,所以放弃了此次合作。”某品牌商负责人说。


植入广告对电影票房基数颇为看重,广告商要通过观影人次去评判植入的效果。“如果达不到1亿票房,做植入意义不大,观影人次会非常有限。”业内人士说。


另一方面,电影对广告商也有要求。据业内人士介绍,如果一部电影制作费高于2亿元,片方对于植入广告的要求和期待也会非常高,几百万的植入都可能看不上眼。这中间要找到一个最佳性价比的平衡点,如果营销得当,可以达到双赢。由此看来,如果广告植入得当,不仅不会是“广告联播”,还会推动电影事业的发展。


(当代生活报)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1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4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